大家好,您正在看到的是由电气CAD吧发布的《如何创建高性能的HMI界面》系列教程,以往章节传送门:
- 物理屏幕和操作员控制台的布局
- 控制室设计、布局、操作和管理实践
- 情境意识与异常情境反应
- 工业HMI的未来
有需要阅读相关资料的小伙伴,可从我们电气CAD吧网站www.cad-bbs.cn/isa101-6/中下载得到。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有关报警的信息。
在HMI界面设计时,报警中的任何值必须清晰一致地显示,报警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法,但以下原则推荐使用:
-
颜色要与优先级配合,每个报警优先级都有自己的颜色,在任何图形上,除了用于描述报警外,没有其它相关行为的用途。 -
未确认的报警应与已确认的报警区分开,最为常见的方法是在未确认的情况下闪烁报警。 -
如果一个值上有多个报警生效,则应指示最高优先级的报警。 -
不要对值直接采用颜色来表达报警,虽然简单,但这是一个最糟糕的做法。
对于过程报警来说,其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使用“三级优先级系统”,这在另一本《Alarm Management Handbook》中有详细解答(看大家需求在抽空总结吧),而诊断型报警应于三级优先级分开(诊断型报警是指操作员无法解决的仪器故障和通常需要维护注意的报警),因此合二为一后的4级优先级系统其报警颜色建议使用下面四种:
-
优先级1(最高):红色 -
优先级2:黄色 -
优先级3:橙色 -
优先级4(为诊断报警保留):洋红
下图显示 了几种报警指示方法的优缺点,而第三种方法是推荐的方法。
方法一:文本+纯色块(不推荐)
优点:
-
颜色突出,并提示注意报警中的值。 -
对于未确认的情况,闪烁实心色块,值不闪,可确保值始终可见。
缺点:
-
当有颜色组合时可能会有问题,如红蓝组合。 -
报警优先级仅以颜色显示,没有冗余编码,因此涉及色盲问题。
优势:
-
颜色突出,并提示注意报警中的值,色块面积的减少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
对于未确认的情况,闪烁轮廓而不是值,可确保值始终可见。 -
解决了方法1中的颜色组合问题。
缺点:
-
报警优先级仍然只以颜色显示,没有冗余编码,因此色盲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此类方法中,报警符号会随着报警条件的激活而出现和消失。
优势:
- 颜色突出,并以足够的可见性吸引人们对报警值的注意。
- 对于未确认的条件,报警符号的闪烁不会影响工艺数值的可见性。
- 没有颜色组合问题。
- 指示器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任何接近该值的地方显示,但应尽量保持一致的位置。
- 报名的优先级由报警指示器形状、颜色和优先级编号进行冗余编码。
缺点:
所有这些方法都有相同一个缺点:没有显示特定类型的报警,除非操作员对过程变量的检查中可以明显看出,否则可能需要点击调出面板来确定报警。
同时也建议在图形上显示对某个报警的抑制,例如下图:
方法四:带报警类型的单独报警指示器(不推荐)
此类方法试图将报警类型编码到单独的报警符号中,看似可以接受,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优势:
-
包括进了报警类型的显示,上述中含: -
HH 超高值报警 -
LL 超低值报警 -
D+ 正或负向的变化率 -
BV 错误值诊断,超出范围
-
-
其它与方法3优点相同
缺点:
看似显示完整的报警指示,实际在应用中有十几种或更多的报警类型,大量缩写会降低可读性,不缩写又会占用大量空间,因此实际应用并不多见。
一个高性能的HMI界面应被设计成以最小化的识别验证和最少化响应报警所需的按键次数,每个报警的点应在界面上有相关的2级或3级图形界面显示详细信息,应通过单次点击,一触式访问来引导操作员进入相关界面,以实现更复杂和详细的实现。
本节有关报警的总结就先到这里,欢迎大家转发与讨论,文章最后我将收集到的“如何创建高性能HMI界面”有关的资料共享到电气CAD吧网站中。文章开头中未总结部分都可以从下列丛书中读到。